梁力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教授。年過六旬的他至今仍活躍在臨床一線。
  同行和患者都說,梁教授不僅手術做得漂亮,待病人好,還是個“發明家”,早年曾發明“梁氏手術拉鉤”,申請到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前不久新鮮出爐的中山大學“名醫榜”上,這個被廣大患者和同行贊譽為“華南肝膽第一刀”的教授獲評“資深名醫”。
  發明“梁氏拉鉤”,提高手術效率
  20世紀80年代,完成一臺肝膽外科手術是吃力的活兒。“當時我們用的都是人力拉鉤。”梁力建回憶說,“教授做手術時,為了清楚顯露手術部位,我和另一個醫生就在旁邊拉鉤,全程不能鬆手,一臺手術下來,拉鉤的人累得直冒汗。”
  梁力建所說的拉鉤是一種為了在手術過程中充分展示手術術野的牽拉器。以前手術全靠人力“拉鉤”,非常不便。
  有沒有可能改進?梁力建上心了。恰巧他到香港學習交流,看到當地醫生使用的是澳大利亞醫生髮明、固定在手術臺上的拉鉤,節省了不少人力,但價格要數萬元,便萌生了回國嘗試自製拉鉤的想法。
  梁力建拍了不少新式拉鉤的照片。為了尊重別人的專利,他並不打算直接模仿,而是考慮根據手術需求對該拉鉤進行了重新設計,“我打算把拉鉤改成我們自己能製造、靈活地固定在手術臺上的,比澳洲醫生做的工藝更簡單、價格低廉、同樣是多角度牽拉,借力手術台且大大節省人力。”畫好了草圖,梁力建找來了醫療器械廠的朋友做好圖紙,把拉鉤做了出來。
  拉鉤很快投入使用,效果很好,還申請了國家專利。同事們因此都稱其為“梁氏手術拉鉤”。“因為好用,有些基層醫院還模仿製造並使用。”梁力建說。
  隨著醫療器械技術的發展,曾發揮巨大作用的“梁氏手術拉鉤”漸漸淡出歷史舞臺。不過,梁力建從未停止創造的腳步,後來仍有不少手術器械組合用“梁氏”打頭,大家都知道,這些稍經改良和優化搭配的器械,總能在肝膽外科手術中派上大用場。
  改良手術方案,為貧困病人省錢
  梁力建年過六旬,從醫40餘年治療過無數病人。他說,自己一直堅持一個原則:“哪怕是一塊錢,我也會儘量為病人節約。”正因如此,梁力建對每個檢查都非常慎重,並精心設計手術的每個環節,用藥也從不開大處方,且常常這樣教導和要求自己的學生。
  曾有一位來自海南的年輕人找到了梁力建。他的母親患有胰頭癌,病情危重,千里迢迢來廣州求醫。梁力建看了病人後認為需要儘快做手術。但整個治療做下來,花費五萬到六萬元是少不了的。
  年輕人犯難了。他們家境清貧,東拼西湊也只有3萬多元。“他一見到我,就給我跪下了,請我救他母親,我非常同情他,也希望能儘力幫他。”梁力建打算替這個孝子想辦法。他根據病人的特殊經濟情況,重新改良了手術方案——按照當時的常規,術中許多步驟本是用器械完成的,他都一一改為人力,用普通的器械用品,並親自操刀,細心操作、避免併發症。
  病人出院時,治療費用不足3萬元,小伙子對梁教授千恩萬謝,高興地帶著康復的母親回家調理身體去了。
  “科技控”親自剪輯手術視頻
  如今,梁力建仍活躍在臨床一線。由於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他精力充沛,每天按時上、下班,上午8時前就到病房,還要求年輕醫生儘量提早15分鐘到病房看病人。他每年臨床醫療工作時間仍在50周以上,近年年門診量近1000人次,手術例數平均近200例,而且做的都是特大、特困難的手術。
  “幾乎天天泡手術室,盒飯都在那吃,不用我說護士都知道給我打什麼菜。”梁力建笑著說,“拼”已成為他的習慣,“我畢業於文革時期,學業受到影響,畢業時也就是個‘半成品’,老覺得自己對醫學知識的掌握還不充分。”為了彌補差距,年輕時梁力建白天上班,晚上就留在病房學習,研究臨床病例,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不僅如此,同事們都說梁力建還是“科技控”,常向人請教如何使用新的IT產品和軟件。如今,他圖片製作、剪輯軟件等都用得“很溜”,連手術視頻都是親自剪輯的。
  “醫生需要不斷學習。”梁力建舉了個例子:ALPPS(聯合門靜脈結扎和肝臟離斷分步肝切除術)是近年國外剛剛起步的外科手術,主要用於手術根治晚期肝癌。手術的一大難點,是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對病人術後的肝體積進行準確計算,使病人安全接受手術。
  “該用什麼公式、什麼算法才是最準確的?這都需要學習,不能想當然。”於是,梁力建反覆翻閱文獻,反覆模擬,反覆實踐,終於把這個高難度的手術做得漂漂亮亮,越來越多的肝癌患者也因此獲益。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
  實習生 劉映映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  (原標題:“哪怕是一塊錢,也儘量為病人節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q66rqcw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